随着今年三月底深铁集团全面启动建设工作,紧邻4号线龙胜站的深铁珑境也在稳步进行一期上盖住宅及幼儿园、学校的主体建设,项目步入建设高峰。本案是立方设计在龙华区重点区域打造的真正意义站城融合的TOD项目,将率先打造站、城、人共赢的生态枢纽,增强综合配套、提升片区活力,树立人与城市、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。△东南向鸟瞰图项目位于龙华新区大道与和平路交汇处,总用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,距离龙华中心区2公里,深圳北站4.5公里,占据深圳地理中心和城市发展中轴的龙华核心地段。基地南临和平西路和荟港尊邸一期,西临龙华车辆段。基地南侧有现状地铁4号线龙胜站,东侧有现状地铁6号线经过。西侧为森林公园资源,视野开阔。北侧有水渠景观及成片现状民房。△区位分析经过现场勘查,我们发现地块整体狭长且被南侧原有建筑遮挡,形成城市盲区。高差较大,最大高差处有23米,与城市接驳困难。同时部分用地涉及地铁上盖区域,限制建筑荷载,这对地块内建筑的布局朝向提出严格要求。
总体规划结合业主诉求,我们从城市空间界面、景观资源利用以及人与环境、建筑相融合三维度出发,秉持“化整为零,分区共享”的原则,从南往北依次布置低密度住宅组团、教育组团、高层组团及商业片区,力图打造高品质且多样化的集约型城市空间。△规划布局综合考虑日照、服务半径等因素对学校选址的影响,在场地西北侧集中布置教育组团,利用高差解决场地与城市接驳困难、交通不便的问题,也作为城市节点,与周边共享活力。
以高集约,打造最少楼栋数为设计策略,将高层组团置于场地东侧的狭长地段,集约用地可实现庭院尺度和观景面最大化。上盖区则以多样化的叠拼、洋房产品打造精品低密度区。
△西北向鸟瞰图
沿着南北城市轴线,通过非荷载区的空间设计打造“活力绿轴“,成为社区绿脉,化不利为有利。高区内部设计亲子乐园、社群亲水广场、儿童活动空间、运动健身空间等趣味活力的休闲空间,化解地块中高差与狭长导致的不利空间感,打造东西向生活峡谷。△一轴两带(投标概念设计图)
对项目北侧的消极水道进行设计,利用水岸及高差营造活动空间,使其产生积极变化,形成活力休闲水岸带,成为社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。“一轴两带”的引入串联起各个组团节点,形成多样化的休闲、交流、共享空间,区域功能也由相对分割走向复合相连。
△水岸效果(投标概念设计图)
项目整体由20幢多层、10幢高层、8幢超高层及沿街商业、公共社区中心、九年一贯制学校、幼儿园等组成。在城市尺度上,通过错落有致的住宅组团与周围建筑进行友好对话,在人体尺度上利用细腻独到的细节设计,拉近人与环境、建筑之间的距离。立面上选用大面积玻璃、铝板、石材等现代建筑材料,既保证采光,又让视野和景观视线相互渗透。项目定制的琥珀金元素在入口雨蓬、阳台吊顶及两侧从屋面延伸到立面的折板线条上的运用,不仅打破灰白搭配带来的沉闷感,还勾勒出建筑挺拔清晰的轮廓,营造轻奢精致的居住氛围。△高层住宅入口
叠墅区沿袭高层的立面风格,玻璃、灰色铝格栅及穿孔板的组合运用,提供了自然通风系统,视觉上也给人带来通透感和轻盈感。△叠墅效果
学校位于基地西北侧,是一所36班九年一贯制学校,其中小学 24 个班,初中 12 个班,总用地面积为17000平方米左右。在高密度城市发展下,人们对绿色景观生态的需求逐渐增加,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提高。
因此我们以打造“绿色峡谷”为设计愿景,在用地高度紧张的条件下,引入屋顶绿化、复层绿化建设花园式学校。 在围合式建筑体量中,创造步移景异的景观,让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回归自然。
由于用地涉及地铁盖上部分,仅允许建设户外活动场地,实际可建设面积只剩下9000㎡左右。团队采用空间垂直集约化利用的策略,自下而上打造“涧”“岭”“阁”“峰”,模糊正式与非正式教学空间的界限,从而挖掘空间潜在的使用价值,激发场地活力。
△下沉庭院
“涧”,即下沉中心庭院,学习、交谈、玩耍的各类行为,都能够在这样内向化的空间中被接收、被容纳。
△室外台阶
“岭”,即室外休闲台阶,以此应对场地高差,消化地块容量,也是学生勇攀知识高峰的途径。
△趣味走廊
“阁”,打破传统通道概念的趣味走廊,不仅作为交通流线串联起了校园的各个活动区,同时也赋予其更多的使用价值,可作为晨读区,讨论角等场所使用。
△垂直森林
“峰”,运用退台设计消解场地内显著高差,使得建筑体量顺应地势,高低错落,犹如群峰环抱整个场地,人们从校外可看见由下而上的垂直森林。
为缓解巨大的用地压力,我们在红线内力求将建筑轮廓最大化,充分结合弧形廊道、开敞楼梯、架空天街,形成多层次可通达的交互空间系统,以争取尽量大的校园内部空间。
△概念剖面
此外利用原始地形高差设置两层半地下室,布置图书馆、食堂以及部分配套用房,体育街串联起各个功能空间,形成共享层;操场则抬升至三层高,通过连廊与教学楼相连。
△绿色峡谷
深铁珑境花园是立方团队基于场地属性,将周边红线外的城市空间进行梳理和整合,提高整体环境品质与城市格局的一次实践。
依托龙华区建设“数字龙华”利好,设计强调站城融合、站景融合,形成生态人本、集约高效的城市TOD地标形象,为龙华提供了一张面向未来的城市名片。
设计单位: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+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住宅团队:邱慧康、向大庆、谢建琳、陈友发、卢美娇、袁婷、肖佳章、杨川、程汉生、丁煜坤;关颖相、张瑞良、陈艺锋、姚永革、谢春、贺立荣、牟智斌、张惜芳、李娟娟学校团队:邱慧康、范纯青、谢建琳、吴礼旺、刘国华、李梦阳、张家豪设计时间:2021年
△情理之中/意料之外:立方设计2021年作品展开幕式暨学术论坛
△华侨城会展湾:世界归于纯水岸
△深圳国资国企产业创新中心:绿色、共享的办公新场所